
教育行业解决方案
数据安全页面
行业背景
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走向深水区,在不断推进数字智慧校园建设中,数据安全风险也在不断加大,如:高校学生和教授的论文成为勒索病毒主要攻击目标之一,学校财务信息及师生的个人信息数据量大、价值高,对攻击者有着巨大的吸引力。由于信息公开,发布缺少控制措施、黑客攻击风险、网络环境风险、内部管理工具混乱等原因,高校数据泄露事件屡见不鲜。
教育行业数据安全背景与现状
近年来,数据安全事件频发,在教育行业中亦是如此。2020年4月,河南郑州、陕西西安、重庆、湖北武汉、山东青岛、安徽滁州等多所高校的数千名学生发现,自己的个人信息被企业冒用以达到偷税目的;2021年7月,盐城警方侦破一起公民信息贩卖案件,涉及7万条学生和家长个人信息;2022年6月22日,西北工业大学发布公开声明称,该校遭受境外网络攻击。越来越多的现象表明,教育行业数据安全治理已经迫在眉睫。
2021年4月,教育部等7部门发布《关于加强教育系统数据安全工作的通知》(教科信函[2021]20号),教育行业数据安全治理开启新的篇章。
教育行业数据安全治理痛点
目前,教育行业数据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痛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:
- 数据安全专门组织待建立
缺乏明确的数据安全牵头管理部门,同时没有单独的数据安全责任人,管理层级、职责也不明确。
- 数据安全保护意识待提升
目前教育行业各级机构、人员的数据安全意识参差不齐,甚至部分学校中的教育管理人员对数据安全的认识层面相对较低,对数据安全不够理解、不够全面,不利于学校和人员开展对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与防护工作;
- 数据安全防护体系未落地
在实际工作中,很难构建一套完备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,需要深度结合各单位的组织管理、人员能力、管理机制、制度规范、业务信息系统、数据流转及应用场景等不断融合调整、提升数据安全防护能力;
- 数据综合技术管控与自动化运营未实现
线上线下信息保护机制不均衡,备份、应急、恢复机制仍有改进余地。数据资产梳理、脱敏、溯源仍然停留在手工阶段,没有进行工具化、视图化管理,对违规违法行为缺乏对数据的追踪、溯源。
针对教育行业数据安全现状与安全需求,如何加强数据安全建设,百蕴启辰提出了以数据为核心的解决方案。
解决方案
数据分类与分级
数据分类
- 学生:基本信息、成绩、奖惩、健康、心理测评数据。
- 教职工:身份、履历、薪资、教学科研成果数据。
- 教育教学:课程、教学计划、教材、试卷、在线平台数据。
- 管理:行政、后勤、招生就业、财务数据。
数据分级
- 一般:公开、影响小,如校园通知。
- 敏感:泄露有损害,如成绩排名。
- 核心:涉及隐私、关键,如身份证号、学籍档案。
数据安全管理组织与职责
成立小组:由机构负责人任组长,成员含信息技术、法务、业务部门主管。
职责分工:
- 管理小组:制定修订制度,统筹工作,评估风险,监督执行,处理重大事件。
- 信息技术:负责技术安全,如防护、备份、维护,监测预警威胁。
- 业务部门:日常管理本部门数据,确保准确合规,配合工作,报告隐患。
- 法务:提供法规咨询,审核合法性,参与法律应对。
数据安全技术手段
- 数据库访问的单点登陆
- 数据交换时:数据库审计
- 数据交易时:数据交换平台
- 数据库
数据存储与传输安全
存储安全
- 介质管理:统一登记管理存储介质,明确信息,定期检查维护。
- 加密存储:敏感、核心数据加密,妥善保管密钥,定期更换,报废介质清除数据。
传输安全
- 网络加密:用安全协议加密传输,重要数据用数字证书认证校验。
- 网络防泄密:针对核心关键敏感信息做到基于数据库、终端、出口立体的防泄密技术手段。保证核心科研数据、个人信息等重要数据外泄。
- 路径管理:规划路径,避免不安全渠道,监控审计异常传输。
数据使用安全
- 申请与审批:需用数据时填申请表,说明用途等,经部门负责人审核,交管理小组审批。
- 使用规范:按审批内容使用,不超范围,不用于无关用途,妥善处理临时数据。
- 共享安全:机构间或与第三方共享签协议,评估对方安全能力,敏感、核心数据经审批并脱敏。
- 使用审计:针对使用数据的事前、事中、事后全程审计,以备出现安全事件时能进行回溯、举证、排查问题。
数据安全应急处置
- 响应机制:建立机制,制定预案,明确流程与职责,定期演练修订。
- 事件报告:发现事件立即向部门负责人报告,部门负责人速报管理小组,说明时间、地点等。
- 处置措施:管理小组启动预案,切断传输、隔离系统、恢复数据、调查原因,及时报告监管机构。
- 事后评估:处置后全面评估,总结教训,改进制度与预案。
监督与审计
- 内部监督:管理小组定期检查制度执行,涵盖人员权限、存储传输、使用安全等,发现问题要求整改。
- 外部审计:定期邀第三方审计机构审计,审计报告交管理小组与管理层,依结果调整措施。
方案价值
- 提升数据库使用安全系数:检测出数据库的漏洞、缺省配置、权限提升漏洞、缓冲区溢出、补丁未升级等问题。对检测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修复,整体提升数据库使用安全系数;
- 降低数据库被黑客攻击风险:检测出数据库使用过程中由于人为疏忽造成的诸多安全隐患,例如:低安全配置、弱口令、高危程序代码、权限宽泛等。对上述安全隐患进行针对性处理后可有效降低黑客攻击风险;
- 满足政策检测要求:在进行安全现状评估后,数据库管理人员可针对数据库漏洞、风险使用等方面的风险进行改进,满足相关政策对数据库安全使用的检测要求;
- 保障业务访问数据安全:通过业务系统数据访问安全管控,实时、动态的监测数据库访问行为,一旦发现存在数据库攻击特性的行为,将精确拦截,确保业务系统数据访问安全性。
版权所有:广州百蕴启辰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© 2016 -2017
广州百蕴启辰科技有限公司
IT系统建设规划与咨询、产品增值服务、安全平台综合解决方案的开发、网络优化和安全服务、系统运维与运营服务等
业务范围:IT系统建设规划与咨询、产品增值服务、安全平台综合解决方案的开发、网络优化和安全服务、系统运维与运营服务等
https://user-assets.sxlcdn.com/images/110650/Fsq4F564USU-xl_4cWr8lLiAP8Di.jpg?imageMogr2/strip/thumbnail/1200x630>/quality/90!/interlace/1/format/jpeg